(一)资源收集保存的范围与规模
在长江鱼类种质资源库方面,收集长江流域银鲫和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经形态与遗传学鉴定后分类保存,在种质资源库保存银鲫克隆系10个以上,四大家鱼群体5-10个;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中科5号”审定新品种,以及新合成同源、异源多倍体等新创制的种质资源进行资源保存;全部种质资源进行数字化表达,整合信息上传至数据库。
(二)资源挖掘与应用
在长江鱼类种质资源方面,开展重要鲤科鱼类不同群体之间经济性状的比较,鱼类基因组与分子标记开发,生长、抗病、生殖发育等优异功能基因的挖掘。建立生长快速、抗病抗逆、品质优良的养殖新品系,应用于可持续发展渔业。
(三)开放共享与服务
在长江鱼类种质资源库方面,以异育银鲫“中科5号”等水产新品种为主,开展“科技扶贫”等专题服务5次以上,为需求单位提供活体30亿尾以上和亲本5万尾以上,并提供繁育和养殖技术培训服务10次以上;开发鲤鱼性别分子标记,为需求单位提供性别鉴定技术服务。
(四)共性技术研发与资源研制
在长江鱼类种质资源库方面,将利用挖掘的优异种质资源开展雌核生殖、雄核发育、人工多倍体的诱导合成和性控育种等共性技术研发与资源研制,创制新种质5个以上。
(一)服务成效
2016年以来,主要开展异育银鲫“中科3号”新品种的活体资源的开放利用,为洪泽异育银鲫国家级良种场、湖北省水产良种试验站、天津换新国家级良种场、海大集团等10多个苗种繁育单位和良种场单位共提供实物资源异育银鲫“中科3号”120多亿尾,冬片鱼种3万公斤,成熟亲本2.5万公斤。开展现场指导、现场调研以及科技入户等技术培训9次,产业咨询10余次,共培训水产科研工作者、水产技术推广员及养殖人员1100多人次。服务企业进行企业科技创新,协助黄石市富尔水产苗种责任有限公司和黄冈市水产研究所进行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省级和国家级良种场申报,同时服务指导苗种繁育合作单位开展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规模化苗种繁育和推广应用,总结形成了多个高效养殖模式。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同时本平台还支撑了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和科学院先导项目,保存了这些课题培育的银鲫选育品系,同时为这些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育种材料。多次参加中科院和湖北省科技周活动,以培育的银鲫新品种为主要对象开展科普活动。另外积极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在湖北恩施开展主养和混养异育银鲫“中科3号”新品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服务范围
平台服务的主要用户包括国家级省级良种场、苗种繁育公司、水产技术推广单位、水产养殖公司、大学、研究所等单位,包括江苏洪泽异育银鲫国家级良种场、天津换新国家级良种场、湖北省黄冈市异育银鲫国家级良种、黄石富尔水产苗种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水产良种试验站、广东海大集团、江苏淮安天参公司、扬州水产生产技术推广站、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正大集团湖北分公司、湖北正好水产有限公司、京山县盛老汉家庭农场、福建省顺昌县兆兴鱼种养殖有限公司、南京市江宁区荣新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水产所等,用户单位分布在湖北、江苏、广东、福建、重庆、天津等省市。平台服务单位全部为平台参加单位以外的用户。
(三)服务模式
主要服务模式分为免费提供和有偿服务两种,为大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免费提供银鲫种质资源用于科学研究,为苗种繁育单位等公司采取了有偿提供方式。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新品种繁育、养殖模式研究和新品种选育,与多个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部分公司还设立了研究课题,给本平台拨付了科研经费,开展进一步研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种质资源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等。
(一)服务成效
由于该子平台尚属筹建阶段,并没有大规模对外开放服务。目前仅为个别在科研工作中有紧密联系的国企提供技术服务,并取得良好效果(见附件)。此外,许多研究单位、企业表现出希望我们能为他们提供动物饵料资源的意愿。
(二)服务范围
主要用户: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三)服务模式
本平台将及时面向社会公布资源情况及共享途径和方式,确保用户获得优质高效的资源信息服务,并定期开展动物饵料鉴定、培养、保存、营养成分分析等技术培训。
(一)服务成效
体外培养寄生虫已供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杀虫药物的筛选和评价工作。
(二)服务范围
一般都是外单位
(三)服务模式
提供寄生虫及体外培养技术,也可进行合作研究。
(一)资源持续收集与服务能力
本平台具有很好的资源持续收集与服务能力,一方面平台将持续在全国各地收集优良的银鲫种质资源,通过遗传鉴定评估后保存,另外一方面还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新种植资源的创制,这些种质资源将为科技资源深层次开发提供重要实验材料。同时平台也具备为用户单位提供知识化和专业化服务的能力,通过平台服务也有利于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二)平台持续发展的优势与特色
本平台将收集保存我国大部分的银鲫种质资源,包括不同的地理群体和培育新品种,形成持续发展的优势与特色:
(1)以现代化的鱼类保存、繁育、养殖和研发基地为依托,可以实现种质资源的高效保存和更新;
(2)种质资源最全,覆盖区域最广;
(3)拥有高水平的技术支撑服务队伍,能持续提供专业化的技术共享服务;
(4)以培育的水产新品种为重要服务对象,扩大平台影响力;
(一)资源持续收集与服务能力
子平台具备资源的持续收集和服务能力。首先,充分发挥水生所在水产养殖领域强大的专业队伍和技术的力量,瞄准市场需求,针对不同经济动物,对不同生境饵料动物样品进行广泛采集,和从国内外的企业、单位购进新的种株,不断丰富我们的种质资源,并通过环境诱变等方式筛选新的优良株系;另一方面,由于动物饵料的培养主要以微藻为食物,我们将利用我所雄厚的藻种资源,建立并不断完善饵料动物的培养、保存和营养的强化等技术方法,同时也为需求企业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的服务;另外,在资源丰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加强与企业合作,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以促进相关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二)平台持续发展的优势与特色
本子平台主要针对淡水经济动物(如鱼、虾、蟹等)提供饵料动物资源,主要包括囊棕鞭虫、草履虫、丰年虫、轮虫和枝角类,可以为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类型的水产动物提供适口的饵料,满足水产养殖业对开口饵料的多样性需求。该平台的建立将填补我国在这一资源领域的空缺,并将积极促进我国水产养殖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资源持续收集与服务能力
所建立的水产动物寄生虫离体培养体系可为相应疾病的致病机制和药物筛选提供切实可操作的模型。
(二)平台持续发展的优势与特色
优势:水生所是我国鱼病学的发源地,且最早开展的鱼病学研究方向即是鱼类寄生虫的研究。我们所在的寄生虫学与协同进化学科组已历经六十余载、三代人的传承,在水产动物寄生虫研究领域一直引领着学科的发展方向,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特色:我们建立的鲩肠袋虫和钩刺斜管虫离体培养体系,可为深入研究水产动物寄生虫与宿主间的协同进化关系、相关病害的致病机制及有效药物的筛选提供了良好的生物模型,为实验寄生虫学的开展保障了充足的虫体供应。
进行长江银鲫、四大家鱼和鲤等的采集和种质资源评价,采集个体1000尾以上,完成资源的在线数字化表达;提供异育银鲫“中科5号”等新品种规模化繁育和共享服务1-2次,提供活体苗种资源5亿尾。
标识符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主题分类 |
---|---|---|---|
AN1 | 鳙 | bighead carp | 野生鱼类 |
AN2 | 选育鳙鱼 | bighead carp | 选育鱼类 |
CA1 | 水晶彩鲫 | transparent color crucian carp | 选育鱼类 |
CC1 | 兴国红鲤 | Xingguo red common carp | 野生鱼类 |
CC2 | 黄河鲤 | Huanghe common carp | 野生鱼类 |
CC3 | 鲤鱼 | common carp | 野生鱼类 |
CG1 | 异育银鲫“中科3号” | gibel carp CAS III | 鱼类新品种 |
CG2 | 异育银鲫“中科5号” | gibel carp CAS V | 鱼类新品种 |
CG3 | 长丰鲫 | gibel carp changfeng variety | 鱼类新品种 |
CG4 | 高背鲫 | high back crucian carp | 鱼类新品种 |
CG5 | 滁州鲫 | Chuzhou crucian carp | 野生鱼类 |
CG6 | 太白湖鲫 | Taibaihu crucian carp | 野生鱼类 |
CG7 | 洞庭鲫 | Dongtingking crucian carp | 野生鱼类 |
CG8 | 彭泽鲫 | Pengze crucian carp | 野生鱼类 |
CG9 | 永州鲫 | Yongzhou crucian carp | 野生鱼类 |
CG10 | 合成异源八倍体异育银鲫 | synthetic allooctoploid strain | 选育鱼类 |
CG11 | 抗病鲫鱼 | anti-disease gibel carp | 选育鱼类 |
CI1 | 草鱼 | grass carp | 野生鱼类 |
CI2 | 抗病草鱼 | anti-disease grass carp | 选育鱼类 |
HM1 | 鲢 | silver carp | 野生鱼类 |
MP1 | 青鱼 | black carp | 野生鱼类 |
NA1 | 团头鲂 | blunt snout bream | 野生鱼类 |